首页

原味交易网

时间:2025-05-28 17:25:14 作者:第三届链博会倒计时50天 全球产业链期待“确定性之约” 浏览量:29863

  中新网5月27日电 “第三届链博会7月即将举办,我呼吁美国企业届时一定要积极参加。”日前,在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向美国企业发出倡导。

  正值全球贸易动荡时期,本届链博会尚未开幕就已“先声夺人”。在全球商会和企业共同关注下,5月27日,第三届链博会正式开启50天倒计时。来自海内外企业空前高涨的参展热情证明,国际社会对中国链博会高度重视、充满期待。

  逆风中的确定性:链博解码供应链“去风险”

  当前,关税加剧贸易波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为连通经济命脉的“毛细血管”,如何在多变环境中规避风险,保持韧性?

  “只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深度互嵌,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格局,才能构建起更为安全的国际供应链生态。”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给出了明确答案。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以“链”为纽带,巧用供应链逻辑,将中外企业、大小企业紧密相连,有力推动全球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合。在贸易紧张之时,链博会正为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届链博会将继续设置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等6大链条以及供应链服务展区。与前两届展会相较,本届链博会将更加突出“链”式逻辑,提升展览效果,同时更注重展示产业链和供应链国际合作新模式、新业态及新成果。

  在部分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构筑“小院高墙”之时,中国链博会始终以开放姿态向世界敞开大门。

  正如任鸿斌所说,“链博会是不确定性世界里的一处合作绿洲”。借助链博会搭建的合作桥梁,各国企业在华探寻产业融合方案,共同为全球供应链“去风险”和可持续发展注入稳定动力。

  链条上的新机遇:有“声量”更有“增量”

  随着链博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其已不仅是企业宣传和展览的重要平台,更成为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业务、开展跨界合作的关键渠道。

  5月26日,中国-东盟经贸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东盟方人士普遍表示,当前区域供应链加速重构,链博会为各国深化互信、拓展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包括马来西亚在内东盟各国均高度重视与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将积极深度参与第三届链博会,共同打造开放、稳定、可持续的区域供应链体系,推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东盟方人士称。

  据介绍,两届链博会举办以来,参展企业累计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数百项,涉及金额超3000亿元。实打实的成果背后,更多企业在链博会上扩大宣传声量,也收获业务增量。

  目前,第三届链博会已吸引数百家中外企业报名。众多企业家期待在链博会上与产业伙伴加深合作。

  创新中的风向标: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快递无人车、超级增程系统、压缩空气储能……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深度参与链博会,更多产品在展会上实现首发、首秀,企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伊利集团副总裁杨超群分享说,第二届链博会上,伊利首发低碳冰淇淋,其在消费者中引发强烈反响,成为伊利后续推出其他低碳产品的动力来源。

  第三届链博会即将启幕,包括AR应用、减碳成果等在内的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风向。据了解,今年链博会先进制造链展区还将增设创新链专区,展示原创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推动以专利为核心的创新成果转化。

  在贸易遭遇冲击之时,链博会上的创新活力和“磁吸力”再次证明,开放合作仍是人类发展的共识。50天后,全球企业将再度相聚北京,共同续写在中国市场互利共赢、链通全球的故事。(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曾经的血与泪,不能忘!不敢忘!

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我们要守住安全底线。坚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对话和协作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以共赢思维应对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4万余跑友竞逐太原马拉松赛 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

黑龙江省文旅厅牵头成立G331边境旅游联盟和黑龙江省边境(界江界湖)旅游联盟,打造18个边境旅游特色产品,深度开发10条游船观光线路,重点推出10条边境自驾环线。1月至8月,边境县(市)接待游客和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41.38%和58.25%。

海南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海口市原副市长韩运发被双开

11月26日,在清洁能源链展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展台展出的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沙盘吸引观众。当日,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健康食饮品”不可盲目买买买

目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主要矛盾在供给侧。本次政策制定,首先瞄准公共数据资源供给,明确将授权运营作为共享和开放之外的第三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形式,提出鼓励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